《卫星应用》2024年第12期
作者:张乐 苏定坤 唐源珂 文兆能 秦丽娟 洪李斌 高健
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,而火灾是森林大敌,森林火灾不仅带来严重的生态失衡、经济损失,更严重的还可能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。据统计,2010年至2019年十年间,我国森林火灾火场总面积达到了48.5万公顷,受害森林面积达到了19.3万公顷。因此,做好森林火灾预警监测工作,提前预警、及早发现是切实保护森林资源的迫切需求。
目前,我国森林防火监测主要采取地面巡护、瞭望塔监测、卫星遥感、航空巡护、无人机巡护等手段。地面巡护火情识别率高、定位准确,但受到复杂林区环境影响,效率低;瞭望塔监测覆盖面较大、效果较好,但受瞭望塔数量及人为因素限制,盲区大,监测准确率低;卫星遥感方式探测范围广、搜集数据快,而且收集资料不受地形条件的影响,但受重复周期及探测分辨率限制,难以对林区进行连续的高精度监测,机动灵活性差;航空巡护视野宽、机动性大、速度快,但巡护成本高、存在安全隐患、视频图像无法实时回传,同时受夜航和环境因素影响大,难以长时间连续监测;无人机巡护空间分辨率高、应急机动性强、数据实时性强,但尚未形成规模化应用。基于我国森林防火特点及对预警监测手段分析可知,应充分发挥各类森林防火技术手段优势,构建空天地立体监测的防火预警技术体系。